電熱鍋的加熱是有底部的加熱盤所產生,但是發熱盤是怎么發熱的?原理是什么?能更換嗎?下文將詳細介紹電熱鍋發熱盤的相關知識。
發熱盤的構造
發熱盤是有加熱管和上下鋁質導熱片構成,三根獨立的加熱管被鋁質導熱片包裹在內,經過高頻釬焊技術將加熱盤與鍋體焊接成為一體,再配以控制單元,就構成了一個具有加熱功能的電熱鍋。
發熱盤的工作原理
發熱盤是加熱管和導熱片組合形成,加熱源是發熱盤內部的加熱管產生,加熱管是一根呈U形的耐高溫無縫鋼管,加熱管內部中心位置分布有螺旋狀電熱絲,加熱管內空隙部分填入導熱性和絕緣性好的結晶氧化鎂粉,加熱管兩段有陶瓷絕緣端子,中間有接線柱,當電熱絲有電流通過時,就會產生的熱能,熱通過美粉向加熱管表面傳遞,再傳導到發熱盤導熱片和鍋體,此時鍋內食物就會被加熱。這種結構熱效率高,升溫快,發熱均勻,穩定性好,加熱管通電發熱時,鎂粉絕緣,加熱管表面不帶電,使用安全可靠。
發熱盤的控制單元
加熱盤只是加熱功能,需要配備控制單元來控制其工作和保護其安全的使用,不被燒毀,加熱盤的的主要控制部件是溫控器,當溫度超過安全溫度時,溫控器就會自動斷電,等溫度降低到安全溫度時溫控器通電,加熱盤繼續加熱,溫控器能有效的保護加熱盤不會超溫工作,不會被燒毀。
加熱盤的變遷
早期的電熱鍋加熱盤采用全鋁澆筑工藝,鍋體采用點焊工藝焊接有固定螺絲,加熱盤通過固定螺絲固定在鍋體上,從而實現加熱,導熱不均勻,熱效率低,質量穩定性差,經常有脫底的情況發生。
現在的電熱鍋加熱盤采用了最新的高頻釬焊技術,將加熱盤和鍋體焊接為一個整體,熱效率高,導熱均勻,質量穩定性好,大大減少了加熱盤故障的發生。但其最大的缺點就是加熱盤損壞無法更換,只能和鍋體一起更換。